产教政策

推荐产教政策
点击排行

重磅!食品领域!国家“杰青”和“优青”汇总

   日期:2025-05-21     来源:科学私享    浏览:11    
核心提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杰青,现青A): 杰青设立于1994年,旨在支持在基础研究领域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开展创新研究,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杰青,现青A):
       杰青设立于1994年,旨在支持在基础研究领域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开展创新研究,培养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其资助对象需全职在中国内地工作,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年龄限制为男性未满45周岁,女性自2024年起放宽至48周岁。杰青被视为科研界“第二梯队”人才称号,是迈向院士的重要台阶,且获得者拥有参与国家级项目评审的资格,具备学术话语权。自2021年起实行经费包干制,每项资助400万元(数学和管理科学为280万元),资助期为5年。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优青,现青B):
       优青主要支持在基础研究中已取得较好成绩的青年学者,旨在培养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骨干。申请者需男性未满38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且与杰青项目存在层次递进关系(优青获得者后续可申请杰青)。优青属于“第三梯队”人才项目,侧重对已有成果的奖励,是青年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跳板。包干制资助200万元/项,资助期为3年。

       为破解科研人才评价中的“帽子化”现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25年1月1日起对原有青年人才资助体系进行改革,将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杰青)”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青)”分别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简称“青A”)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简称“青B”),并整合原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简称“青C”)。这一改革旨在淡化人才头衔标签,强化科研项目的支持属性。青A项目引入分级评价:根据中期成果分为A/B/C三档,A档可获得800万元延续资助,C档则终止支持,强化竞争与激励。

       《科学私享》依据各方消息和官方资料,汇总统计了2018-2023年度食品领域获国家“杰青(青A)”、“优青(青B)”项目的获得者,其中,青A14名,青B37名。距离2025年国家青A、青B名单揭晓还剩3个月,食品领域的2025年国家青A、青B又将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

       可喜可贺的是,食品领域的杰青或优青已在食品领域学术方面展现出强劲势头,2018年杰青南昌大学聂少平教授,2023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此外,2022年优青海南大学张家超教授,2023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海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有望未来提名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2020年优青北京工商大学曹锦轩教授已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注:人工统计,如有遗漏,敬请谅解,如果补充,请留言告知!
微信图片_20250521142333
 
 
更多>同类产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