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奔腾而至,食品行业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带来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产品结构升级加快、新兴产品类别不断涌现,食品行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对新时代食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食品行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食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确保民生的保障性行业,因此食品行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近年来,食品行业发展仍旧十分稳健,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营养健康、便捷化产品的追求,以及新型加工技术的应用,市场上新型产品不断涌现,如自热食品、代餐食品、植物基食品、新功能食品、新口味食品、新技术食品等,对相关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营养健康相关人才需求增长
“十三五”以来,国家陆续发布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等文件,将健康中国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健康、营养和安全。健康饮食正在成为全球性的消费新趋势,我国食品工业已进入以“营养与健康”为导向的转型发展期。目前行业内从事营养健康相关工作的人才尚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三、 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稀缺
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依托信息化技术为媒介,与服务业深度融合。通过信息互通,食品生产从批量制造逐步出现顾客定制;食品生产企业逐步成为餐饮企业的后厨,随时下单生产“即热即食 ready to heat”产品;农产食品行业可以将设计、研发、检测、物流、融资租赁等进行更为专业的服务分工,将业务聚焦于自身特有的高附加值增值环节。未来,食品行业会随着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消费者消费观念、数字化发展相结合。食品行业会出现集中化管理,数字应用不断深入企业经营发展,食品行业会在数字技术上有质的飞跃,对于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四、国际化人才需求增加
随着我国跨境贸易的增加,食品行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些人才需要不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了解全球食品市场的趋势和需求;还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节选自《202全国食品行业人才供需报告》)
《2024全国食品行业人才供需报告》(下文称《报告》)由全国农产食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食品伙伴网)组织编写,在全国食品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北京工商大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渤海大学、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下共同完成。
《报告》结合教育政策导向和食品行业发展动态,系统梳理了行业人才供需和发展的现状,揭示行业人才结构的特点和不足,分析了影响人才供需的关键因素,提出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建议和发展策略,旨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新路径、新机制,以期为政府、企业、高等院校、教育机构等各方决策提供参考。
获取《2024全国食品行业人才供需报告》:访问微信公众号后台并发送私信。我们的秘书处工作人员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尽快与您取得联系。期待您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