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监管力度和范围均增大为限制商品过度包装,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明确了商品过度包装的治理目标。2023年国家对更多产品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的要求,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本部分简要介绍过度包装相关的标法完善情况及监管概况。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及其第1号修改单发布之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3年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第2号修改单进行了两次征求意见,对茶叶的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商品包装质量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并规范了多种茶叶、干制豆制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等产品的商品必要空间系数。除了食品和化妆品,国家还规定了食用农产品限制过度包装的要求。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用农产品》(GB 43284-2023),规定了限制蔬菜(包含食用菌)、水果、畜禽肉、水产品和蛋等生鲜食用农产品过度包装的要求和判定规则。
(7)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2023年2月发布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同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中提到“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2023年12月5日—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制菜产业监管的建议》《关于高质量发展预制菜产业建议的提案》《关于释放预制菜产业新消费潜力的提案》《关于加强预制菜行业管理 守护“舌尖安全”的提案》答复的函,总局在答复中提到相关部门从建立健全预制菜标准体系、积极推进产业标准化建设、规范预制菜追溯体系建设、加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强化预制菜行业管理,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地方监管责任,筑牢预制菜安全底线,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例如,广东、山东、河南、浙江等地相继出台预制菜产业发展计划和政策,通过建设产业园区、成立联盟、培育龙头企业等方式,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8)加强落实“两个责任”2022年9月,《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继印发。《规定》和《意见》共同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和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通过抓住“关键少数”,推动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实现全面精准防控化解食品安全风险,确保出了问题后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规定》印发以后,多地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食品伙伴网关注到的此类政策文件将近70个,可以看出政府对落实主体责任的高度重视;政策文件一方面是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要求进行明确和细化,便于企业理解和落实,比如《上海市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指南》《福建省食品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手册》等;另一方面制定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管理办法,比如《河北省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指南》《广东省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也有地方出台了一些创新性的监管办法,来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比如江西对食品和特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实行累积记分制度,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满12分的,承担日常监管职能的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开展责任约谈、增加监管频次、组织培训考核。
(节选自《2024食品行业人才供需报告》)
《2024食品行业人才供需报告》(下文称《报告》)由全国农产食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食品伙伴网)组织编写,在全国食品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北京工商大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渤海大学、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下共同完成。
《报告》结合教育政策导向和食品行业发展动态,系统梳理了行业人才供需和发展的现状,揭示行业人才结构的特点和不足,分析了影响人才供需的关键因素,提出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建议和发展策略,旨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新路径、新机制,以期为政府、企业、高等院校、教育机构等各方决策提供参考。
获取《2024食品行业人才供需报告》:访问微信公众号后台并发送私信。我们的秘书处工作人员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尽快与您取得联系。期待您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