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原料来源主要为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品,故农业生产和布局对食品工业的地理分布有很大影响。同时食品工业产品直接为人们生活服务,其布局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消费需要。在人口集中、食品消费量大的地区,尤其在大工矿区和大城市,往往是多种食品工业生产的中心。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因生活习惯不同,常形成地方性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布局按受原料和消费因素影响程度分为3类:①趋向原料产地的行业,如制糖、制茶、榨油、罐头、果酒和鱼类、乳类、水果、蔬菜类的加工工业;②趋向消费区的行业,如面粉、碾米、糖果、糕点、啤酒、制烟等;③同时受原料和消费因素影响的行业,如肉类、制盐等。食品工业原料来源广,产品销售普遍,故其分布比其他多数工业部门广泛得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46号)指出,推进食物产业集聚发展。聚焦食物资源开发,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引导生产、包装、物流、销售等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食品集团,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发掘中华传统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科学发展食药同源产业、林药产业。
1.我国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企业聚焦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并适度向边境地区倾斜,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产品原料供应基地,发展规模化种养殖。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落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规范农兽药、肥料、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促进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严格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保护生态环境。鼓励申报创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该指导意见列出的我国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如下。
(1)米面制品。河南、新疆、内蒙古河套地区小麦种植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吉林延边、辽宁盘锦、湖北江汉平原、贵州榕江水稻种植基地;山西小米种植基地;广西柳州糙米种植基地等。
(2)植物油。黄淮海地区花生种植基地;东北地区大豆种植基地;长江流域油菜籽种植基地;西北地区向日葵、胡麻等特色油料种植基地;湖南油茶种植基地;青海春油菜籽种植基地;云南核桃种植基地等。
(3)制糖。广西、云南甘蔗种植基地;新疆北疆、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甜菜种植基地等。
(4)水产品。福建、山东、广东、辽宁、广西、浙江等海水养殖基地;湖北、广东、江苏、江西、湖南、安徽等淡水养殖基地;江苏盱眙、湖北潜江小龙虾养殖基地;江苏阳澄湖大闸蟹养殖基地;广东湛江对虾、金鲳、珠海海鲈养殖基地;福建宁德大黄鱼、鲍鱼养殖基地;海南罗非鱼养殖基地等。
(5)加工蔬菜。四川南充芥菜种植基地、眉山加工蔬菜基地;贵州遵义朝天椒种植基地;重庆涪陵青菜头种植基地;湖南津市藠头种植基地等。
(6)蜂产品。黑龙江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椴树蜜源基地;陕西延安、宝鸡洋槐蜜源基地;陕西榆林枣花蜜源基地;新疆尼勒克黑蜂蜜源基地;武陵山区五倍子蜜源基地;广东茂名荔枝龙眼蜜源基地等。
(7)乳制品。内蒙古、宁夏牛乳生产基地;辽宁娟姗牛乳生产基地;陕西、山东、云南羊乳生产基地;广西、云南水牛乳生产基地;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牦牛乳生产基地、新疆特色乳(骆驼、马、驴)生产基地等。
(8)罐头。山东临沂、安徽砀山黄桃种植基地;湖北十堰、随州香菇种植基地;山东潍坊蔬菜、烟台苹果、烟台山楂种植基地;四川生猪养殖基地;广东英德麻竹笋种植基地;福建漳州双孢菇种植基地;云南野生菌种植基地;新疆番茄种植基地等。
(9)调味品。重庆江津青花椒种植基地;海南胡椒种植基地等。
(10)白酒。贵州仁怀、四川川南糯红高粱种植基地;青海青稞种植基地;湖北黄石苦荞种植基地;山西吕梁高粱种植基地等。
(11)葡萄酒。宁夏贺兰山东麓,新疆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山东烟台,河北昌黎、怀涿盆地,云南迪庆葡萄种植基地;吉林通化野生山葡萄种植基地;辽宁桓仁冰葡萄种植基地等。
(14)饮料。湖北宜昌柑橘种植基地;广西桂林罗汉果、百色芒果种植基地;陕西苹果种植基地;云南,海南兴隆、澄迈咖啡豆种植基地;海南万宁诺丽果、文昌椰子种植基地;贵州刺梨种植基地;河北承德山杏仁种植基地;宁夏、青海枸杞种植基地;江西赣南脐橙种植基地等。
(13)制茶。浙江杭州龙井茶种植基地;江苏洞庭山碧螺春茶种植基地;四川峨眉山、海南白沙、山东日照、贵州绿茶种植基地;安徽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种植基地;福建乌龙茶、白茶、花茶种植基地;湖北咸宁青砖茶、恩施富硒茶种植基地;广东英德、海南五指山红茶种植基地;广西六堡茶种植基地;云南普洱茶种植基地等。
2.我国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各级政府立足本地特色食品产业资源,加强高水平规划布局,引导企业向传统优势食品产区集中,放大产业集群效应。瞄准产业上下游配套要求,择优引进农产品预处理、冷链物流、包装印刷、电子商务等企业,推动生产要素优化升级,形成若干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该指导意见列出的我国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如下。
(1)东北地区。辽宁海参制品、青芥辣根制品、锦州沟帮子熏鸡、大连水果罐头、沈阳新民酸菜制品产业集群;吉林辣白菜制品、通化山葡萄酒、长白山矿泉水产业集群;黑龙江婴配乳粉、非转基因大豆制品产业集群等。
(2)华北地区。北京清香型白酒、烤鸭产业集群;天津麻花、独流老醋产业集群;河北老白干香型白酒、大名芝麻香油、板栗制品、辣椒红色素、唐山河鲀制品产业集群;山西清香型白酒、老陈醋产业集群;内蒙古呼和浩特牛乳制品产业集群等。
(3)华中地区。湖北孝感米酒、黄石保健酒、武汉热干面制品、鸭制品和休闲食品、潜江小龙虾产业集群;湖南安化黑茶产业集群;河南漯河肉制品、方便食品、红枣制品、南阳黄酒、道口烧鸡、信阳毛尖、长葛蜂产品产业集群;江西酱鸭产业集群等。
(4)华南地区。广东茂名月饼、凉茶、酱油、广式腊味制品、潮汕牛肉丸制品饶平盐焗鸡、罗非鱼制品产业集群;广西柳州螺蛳粉及特色米粉、水牛乳、甘蔗糖、六堡茶、桂酒、合浦月饼产业集群;海南椰子制品产业集群等。
(5)华东地区。山东阿胶制品、平邑水果罐头、龙口粉丝、海参制品、海带制品、海洋食品、德州扒鸡、烟台葡萄酒、禹城功能糖产业集群;江苏高邮鸭蛋制品、镇江香醋、宿迁浓香型白酒、南通海苔制品、靖江肉脯产业集群;安徽浓香型白酒、坚果制品、符离集烧鸡、臭鳜鱼制品产业集群;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萧山萝卜干、金华火腿、舟山鱿鱼、浙江桐庐、江山蜂产品产业集群;福建茶、沙县小吃、烤鳗、鱼糜制品、藻类制品产业集群;上海午餐肉罐头产业集群等。
(6)西北地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枸杞制品、乳制品和牛羊肉制品产业集群;新疆馕制品、番茄制品、红枣制品、核桃制品、甜菜糖、葡萄酒等特色产业集群;青海牦牛制品、青稞制品、枸杞制品产业集群;陕西苹果制品、羊乳、凤香型白酒产业集群;甘肃牦牛乳制品产业集群等。
(7)西南地区。四川浓香型白酒、眉山泡菜、郫县豆瓣、遂宁肉类罐头产业集群;云南普洱茶、咖啡制品、甘蔗糖、宣威火腿、核桃制品产业集群;贵州辣椒制品、刺梨制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西藏天然饮用水、青稞制品产业集群;重庆小面制品、涪陵榨菜、川渝火锅底料产业集群等。
(节选自《2024食品行业人才供需报告》)
《2024食品行业人才供需报告》(下文称《报告》)由全国农产食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食品伙伴网)组织编写,在全国食品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北京工商大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渤海大学、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下共同完成。
《报告》结合教育政策导向和食品行业发展动态,系统梳理了行业人才供需和发展的现状,揭示行业人才结构的特点和不足,分析了影响人才供需的关键因素,提出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建议和发展策略,旨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新路径、新机制,以期为政府、企业、高等院校、教育机构等各方决策提供参考。
获取《2024食品行业人才供需报告》:访问微信公众号后台并发送私信。我们的秘书处工作人员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尽快与您取得联系。期待您的咨询!
《报告》结合教育政策导向和食品行业发展动态,系统梳理了行业人才供需和发展的现状,揭示行业人才结构的特点和不足,分析了影响人才供需的关键因素,提出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建议和发展策略,旨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新路径、新机制,以期为政府、企业、高等院校、教育机构等各方决策提供参考。
获取《2024食品行业人才供需报告》:访问微信公众号后台并发送私信。我们的秘书处工作人员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尽快与您取得联系。期待您的咨询!